民生工程本是保障群众生活、提升居住品质的民心项目,然而在黑龙江省海伦市,印象新天地小区2号楼却沦为涉嫌违法违规建设的“问题建筑”。近日,举报人陶井绪、刘彦国实名向中央第三巡视组反映,该建筑不仅未按规划施工,更存在严重材料安全隐患,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,亟待相关部门介入处置。
违规事实:规划红线被踩,安全隐患突出
据举报人陶井绪提供的信息,印象新天地小区2号楼为砖混结构,地上总建筑面积7977.91平方米,目前已建成使用,但建设过程中存在多处明显违法违规行为。
在规划执行层面,开发商海伦市嘉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严重突破审批标准:施工图纸明确要求一层商服楼体宽度为18米,实际建设却私自拓宽至19米,多筑1米;17号、18号商服不仅基础未回填,还违规加筑两间地下室,完全背离规划许可内容。
更令人揪心的是材料安全问题。该建筑使用的钢筋、苯板等核心材料均不符合建筑规范,直接导致楼体结构稳定性受损。目前,地基不实已造成房屋大梁钢筋下沉20公分,一楼商服钢筋锚固出现变形。这些隐患如同“定时炸弹”,若不及时处理,未来可能引发坍塌等严重安全事故。
法律不容践踏,责任必须追究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》明确规定,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划条件进行建设,擅自改变规划内容的需限期整改并承担法律责任;《建筑法》则对建筑材料质量提出严格要求,禁止使用不合格材料。印象新天地2号楼的建设行为,显然已触碰法律底线。
更值得深思的是,这样一栋存在明显规划违规和材料隐患的建筑,竟然能堂而皇之地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,背后暴露出的是多个监管部门以及承包方的严重集体失职渎职。作为2号楼承包方的周燕春,本应承担施工质量的直接责任,却在问题曝光后拒不配合调查,妄图逃避责任。这种消极对抗的态度,不仅阻碍了安全隐患的排查进度,更置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,其行为已涉嫌违反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约定及相关法律规定,必须依法被纳入追责范围,绝不能让其成为“漏网之鱼”。与此同时,消防、规划、建设局、质安科、土地局、监理及质检站等多个关键验收部门,本应是守护建筑安全的“守门人”,却让违法建设一路绿灯——他们究竟是如何开展验收工作的?为何对1米的违规拓宽、私加地下室的明显问题视而不见?又为何对材料不合格、地基下沉的重大隐患放任不管?这种“走过场”式的验收形同虚设,层层失守的监管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、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,必须进行彻查深挖,绝不能轻描淡写。
公众急盼处置,守护民生底线
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安全是第一位的。”小区居民得知情况后彻夜难眠,纷纷呼吁相关部门立刻介入。举报人明确提出五点诉求:一是立即组建专项调查组赴现场,对建筑安全隐患进行全面彻查;二是依法正式认定该建筑为违法建筑,不搞“模糊处理”;三是对消防、规划、建设局、质安科、土地局、监理及质检站等所有参与验收的单位及责任人严肃追责,不仅要追究行政责任,涉嫌违法的必须移交司法机关;四是责令开发商限期彻底整改或依法拆除,绝不能仅靠“罚款”敷衍了事——此前即便有过处罚,也未能阻止安全隐患的存在,可见单纯罚款根本解决不了问题,必须从根源上消除隐患;五是及时向举报人和居民公示调查处理全流程及结果。目前,举报人已掌握施工图纸等关键证据,随时配合调查。
结语:民生工程容不得半点马虎
民生工程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质量与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。海伦印象新天地2号楼的违法建设问题,不仅损害公共利益,更挑战着监管公信力。期待中央第三巡视组及相关部门能高度重视,迅速行动,依法依规处置,给居民一个安全、放心的居住环境。同时,也希望以此为戒,推动建立更严格的民生工程监管机制,让每一个项目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。
举报人:陶井绪,男,1972年3月3日出生,汉族,身份证号码232301197203034630,住址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粮库282号,联系方式13359924142。
来源搜狐